在通膨停滯以及高利率的環境下,消費者面臨生活基本用品價格上漲,債務利息增加的雙重打擊,即使是時尚界最強大的參與者,也開始表現出疲軟。
在4月和5月期間,Lululemon的股價多次下跌,部分原因是即為3月該公司財報預警,因北美銷售停滯,導致今年第1季和全年銷售展望低於預期,加上,本月首席產品官長達7年的Sun Choe宣布離職,為組織結構的調整帶來不確定性,因而造成媒體廣泛注意,唯大多數分析師對Lululemon的長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尤其看好品牌在海外和男裝領域的發展。
事實上,Lululemon去年業績增長顯著,截至2024年1月28日的第四季度,收入為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6%。但仔細翻閱,Lululemon上季在美洲的銷售增長9%,不如前一年的29%,引發投資人關注Lululemon銷售占比最大的北美市場表現。目前的增長數字主要是歸功於海外銷售的大幅成長54%,尤其中國躍升78%。
不過,儘管Lululemon預計今年第1季淨營收增長9%至10%,在21.8-22億美元間,略低於市場預期。但公司預計到2026年,年營收淨額可達125億美元,主要是來自於電子商務、國際銷售和男裝銷售。
且為吸引更多購物者,該公司表示,將增加0號到4號碼品項(大多數美國女性的常見尺碼為6號到12號,但較小體型的0號到4號在時尚運動服裝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並預計今年全球展店35到40家,首重中國的擴張。
Lululemon的憂慮:都是通膨惹的禍?
但北美市場面臨停滯危機,依舊是不爭事實。尤其這些銷售的數字還只是現價美元,並沒有考慮通貨膨脹。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比一年前上漲 3.5%。部分銷售的成長恐怕是拜通膨之賜。
加上,市場也有了更多競爭者,包括定位相近但從電商起家、更能夠吸引數位原生Z世代年輕人的Alo Yoga,Alo同樣專注於高品質瑜伽服但與名人結合得更深,而且產品線組合更廣(瑜伽服、男/女生運動服、運動鞋、包款配件、運動器材和首飾、身體保養…等),不僅更容易日常時髦穿搭,也幾乎涵蓋了關於運動生活的所有面向。
以及有“男版Lululemon”之稱的Vuori。儘管沒有太多「時尚感」,但Vuori非常癡迷於面料觸感,從提供極致舒適度的DreamKnit™,到輕柔如第二層肌膚的BreatheInterlock™,再到吸濕快乾的VersaLife™,各種專利面料滿足柔軟、透氣、防水、防臭、防曬等運動需求。
於是,Lululemon在歷經2021年-2023年飛速增長,市場完全觸及美國中產消費者後,增速漸漸慢了下來,因此近年公司也逐步開啟了“全面覆蓋”的多元化策略,不只有售價幾十美元的包包,還有2022年開始做的運動鞋,以及捲土重來的男士系列,都是希望能為公司吸引更多新客戶。
但全面擴張的背後,也有部分人士擔心的隱憂,包括Lululemon創始人、已經辭任CEO的Chip Wilson即批評公司不務正業,恐怕失去品牌原有的調性。
包包等配飾幫Lululemon吸引到了新用戶。
其他奢侈品集團的現況…
在全球通膨、經濟環境不景氣之下,不少奢侈品牌也跌落神壇。
例如,LVMH集團時尚和皮革製品部門的收入為104 億歐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了2%。其中主力品牌Louis Vuitton、Dior(兩品牌約佔集團銷售額一半),LV的銷售額略高於部門平均水平,而Dior低於平均水平。
而開雲集團更是陷入了僵局(銷售額45億歐元),第一季度下跌10%。其中核心品牌Gucci銷售額下跌18%至21億歐元,Saint Laurent下跌6%至7.4億歐元,Balenciaga和Alexander McQueen亦處於負成長,Bottega Veneta勉力成長2%至3.9億歐元。
但與此同時,Hermès和Moncler品牌則是逆勢而上。Hermès第一季成長17%,繳出38.05億歐元的成績單。而旗下擁有Moncler和Stone Island品牌的Moncler集團,第一季營收8.18億歐元,同比增長16%。
Miu Miu亦以黑馬之姿突破重圍,助Prada集團成為2024第一季度逆襲的贏家。其中,Prada 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8.26億歐元,Miu Miu則是同比猛漲了89%至2.33億歐元。
對此,華爾街投資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奢侈品行業分析師Luca Solca表示,2004年第一季在奢侈品業呈現兩極化發展:高端品牌(Hermès、Brunello Cucinelli)及鋒頭正熱的品牌(Moncler、Miu Miu)表現較好;與中產階級消費者接觸度較高的品牌恰恰相反(Gucci、Burberry);奢侈品大集團下的超級品牌(Louis Vuitton、Cartier)則介於兩者之間。
貝恩策略顧問(Bain & Co.)合夥人Claudia D'Arpizio更預言,Gucci、Burberry、與Ferragamo等正處於轉型的品牌,恐將面臨更艱難的時期;更別說無法與大品牌的行銷與通路預算競爭的小品牌,面臨的挑戰會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