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精集團(Lenzing)日前發佈該公司進行的《關於時裝家紡產品註1可持續性原料的全球消費者認知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透明度、環保和可生物降解的重視性越來越高,同時越來越有意識地瞭解產品背後的原料與製程。
source:Lemzing AG
本次調查的三個主要發現為:
1. 敏感型消費者註2會積極追求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主動瞭解原料方面的知識。
幾乎所有受訪者(86%)認為,購買採用可持續原料製成的服裝是實現更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關鍵要素,他們會青睞那些承諾在生產中使用可持續原料(80%)或再生材料(77%)的品牌商,並會選購此類品牌的產品。
該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受訪者會在購買前研究產品的生產過程,主動瞭解產品的可持續性(購買服裝、床上用品和家紡產品時會研究生產過程的受訪者分別占76%和74%),也會查看標籤吊牌(購買服裝、床上用品和家紡產品時會查看吊牌的受訪者分別占88%和86%),而且大多數受訪者平均願意多花 40%的錢來購買聲稱具有可持續性的服裝或家紡產品。
在購買服裝和家紡產品時,受訪者認為材料類型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44%的受訪者將其列入最重要的三項考慮因素),超過對價格、設計、品牌聲譽和功能性的重視程度。
(左圖)可持續原料百分比(右圖)受訪者三大考慮因素。source:Lemzing AG
2. 聲稱“環保”或“天然”而且廢棄後“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的服裝產品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當被問及可持續服裝的定義時,受訪者認為使用以人為本、對生態負責的生產工藝,以及使用天然、有機或植物性材料製成的產品是首選。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極其有興趣”或“非常有興趣”購買具有可持續性特徵的時裝以及由可持續原料製成的服裝。
當被問及偏好的服裝和家紡產品時,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有可能購買聲稱“環保”或“天然”的產品;而超過60%的受訪者則更有可能購買廢棄後“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產品。
鑒於此類敘述備受消費者青睞,品牌或應抓住機會更詳盡、更清晰地向消費者介紹產品使用的材料、生產過程以及產品廢棄後的情況,進一步讓消費者瞭解相關資訊。
(左圖)受訪者偏好百分比(右圖)未來可信任品牌五大要點。source:Lemzing AG
3. 原料和成分透明度更高的品牌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在成分(83%)和原料來源(82%)上保持透明的品牌商值得信賴。同時,受訪者還把在生產過程(82%)、可持續實踐(81%)和原料來源(82%)上保持透明的品牌視為可信任品牌。
儘管受訪者認為瞭解服裝和家紡產品的加工原料對於樹立其對品牌的信心非常重要(87%),但他們同時認為,品牌的環保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其購買決定(87%)。
受訪者品牌透明化偏好占比。source:Lemzing AG
該調查於 2020 年初進行,透過線上問卷的方式,對9個國家/地區的年齡介於18 至 64 歲之間的 9,000 名受訪者進行調查,以瞭解消費者追求可持續生活方式的習慣;他們對服裝和家紡產品原料的瞭解情況;以及他們對各種品牌的看法及偏好的產品敘述。
蘭精集團紡織品全球業務管理副總裁Florian Heubrandner表示,“蘭精多年來推動紡織上下游供應鏈(紗廠到消費者品牌商)的可持續性對話,這次的調查結果證明了我們長期以來努力的價值。材料被受訪者評為購物服裝和家紡產品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而且消費者會重視並主動找尋可持續產品。此外調查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因為消費者不僅看重原料的可持續性,也開始關注產品棄置後的可持續性。”
2020年初,線上問卷調查結果。source:Lemzing AG
促進時裝和紡織產業內部合作 對於提高透明度至關重要
儘管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深受品牌商吹捧的熱門話題,但為提高透明度,紡織服裝供應鏈在原物料、生產過程以及產品廢棄處理方面依然存在的空間。
鑒於消費者已在主動尋找可持續產品,對於行業和品牌商來說,以全新的方式將技術知識轉化為網站、產品吊牌和標籤上面向消費者的資訊就變得格外重要。
蘭精全球品牌管理副總裁Harold Weghorst說明,過去數年,蘭精一直在轉變和升級纖維素纖維TENCEL™的品牌體驗,這種以可持續性木材加工製造的纖維,透氣性好又可以生物降解。為了確保更高的透明度,蘭精已率先運用三支柱方法,在從生產流程到最終成衣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原料來源驗證,促進行業實現可持續性轉型。
這種三支柱方法包括一種專門的纖維識別技術、基於區塊鏈的追蹤系統,以及主動與供應鏈協作和規劃。蘭精並為製造商和品牌商訂製推出電子品牌平臺,提供包括織物測試、標識號和吊牌在內的一站式織物認證服務,以確保可持續性深植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
source:Lemzing AG
註1:家紡產品包括床上用品、窗簾、地毯、毛巾等
註2:指具有以下特徵的消費者:1) 注重形象並重視環保產品; 2) 認為品牌商在道德經營、生產可持續產品以及回饋社區方面扮演重要角色;3) 受交易行為、他人意見以及企業環保做法的影響;4) 在過去兩年內購買過服裝和家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