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轉向 從人因設計到服務設計

2017/08/31

紡織業一直是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以及創造外匯收入的主要產業,平均每年創匯約84億美元註1,對我國際收支具有關鍵性效益...

文=邱瑜蓉

紡織業一直是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以及創造外匯收入的主要產業,平均每年創匯約84億美元註1,對我國際收支具有關鍵性效益。尤其機能性紡織品更是揚名國際,成為世足賽的最大贏家。以功能為主的發展,下一個巔峰會朝向甚麼方向?本文將從功能的角度來談設計會如何轉向,作為業者對於未來發展方向之參酌。

從設計歷史來看,講求形式追隨功能的「功能主義」係伴隨20世紀初工業化時代而興起,以講求設計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為特徵,具有解決功能需求、經濟問題並負擔社會責任的意義,因此成為20世紀前半葉全球主流,甚至主導現代設計與美學,也將以“功能”為主的設計帶向巔峰。

而於1960年代開始壯大的人因工學,又稱為人體工學,則是從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力學等出發,研究人和機器、環境的相互作用並轉換為設計,讓所設計的機器或系統可適合人的生理與心理。無論是從歷史或是應用角度來看,人因研究的產生發展,著重於「人-機器(物)-環境」之間的關係,使機器和環境友善人的需要,以提高和保障人的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適。尤其以人需為核心的相關產業,受人因工學影響甚巨註2

 

photo:ShutterStock

然而當世界轉動,產業呈現供給大於需求、經濟繁榮時,當今的主流— “功能”與“人因”是否仍能延續,在未來繼續作為產品的設計焦點呢?

相較於20世紀現代設計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提升「人-機器(物)-環境」的運作效率,因此難以脫離設計物件的“功能”探討。在現今時代,機器人興起,AI人工智慧出現,原本以「人-機器(物)-環境」為架構的人因設計,面對的挑戰是:「人-機器」之間的關係被「機器-機器」取代,這讓我們不禁要問,在時空大幅變化之後,原本的設計思維是否有重新再定義的必要?

設計趨勢最近幾年總不斷地提及“本質”,並強調本質的重要性。也許回歸到探究事物“本質”出現之前的成因,將可作為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理解未來方向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認為,未來設計將從過去以“功能”與“人因”為主的設計理念,轉為更重視設計者對於環境中人、事、物變化的多發出點覺察,跳脫狹隘的“產品”“物件”範疇,並以設計發聲。

而最近國際間對於設計的新看法也佐證了我們的觀點,例如2017年聖艾蒂安國際設計雙年展(Biennale Internationale de Design de Saint-Étienne)即以現代工作模式的變化為題進行連串探討,包括數位科技與工作習慣、辦公場景、城市空間、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活動策劃人Olivier Peyricot表示,設計正在發生改變:工業設計不再是焦點…而是服務設計、批判設計、社會設計。

英國著名的中央聖馬丁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也與學術界、企業界、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組織共同合作,針對社會議題提供更樂觀的未來新方式,為了創造最合適的產品,研發服務經常會讓團隊成員像客戶一樣生活,與虛擬現實相比,這種同理的方式有助於豐富團隊的感受,而不僅是理論化的設計,是真正感受後的設計。

國際設計雜誌《FRAME》亦提出他對未來世界的觀察,在人們的心中,所謂的產品與材料都將被視為是一種“服務”,關鍵不在“功能”,而在人們對甚麼“有興趣”。

服務設計並非指功能消失,而是功能發展的方向已然改變,將從理性地追求技術指標,轉變為以「人-人」為核心,再延伸對於環境、事與物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所產生的功能需求為方向,也就是以情感需求引導功能發展,進而帶動設計的「轉向」。

 

註1:2015年台灣紡織業情況暨紡織品國際經貿情勢分析(紡拓會市場開發處; 2016) 註2:人因工程學,維基百科。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