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家儀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enneth E. Boulding在20世紀60年代所提出,他將地球比喻為一艘航行於星際中的太空船,與世隔絕且本身的負載能力有限,唯有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循環使用它所攜帶的各項資源,也就是實現太空船內的資源循環(如分解呼出的CO2為氧氣,分解尚存營養成分的排泄物為營養物再利用),才是唯一能使太空船(地球)延長使用壽命的方法。
也就是說,唯有從資源投入、生產製程、產品消費、到廢棄用品的整體過程中,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方能使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諧循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何謂循環經濟
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黃育徵表示,循環經濟是指一種可恢復且可再生的產業體系。相較於線性經濟“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模式,以及產品使用後即“壽終正寢”的概念;循環經濟講求的是“再生恢復”,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拒絕使用妨礙再利用的有毒化學物質,並藉由重新設計的材料、產品、及商業模式,有效轉換廢棄物以成為有用資源。
連續兩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y Forum/WEF)都將“循環經濟”列入正式討論。而根據英國循環經濟的推動組織Ellen MacArthur基金會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評估也顯示,歐洲經濟的發展模式如全面走向資源循環運用的概念,每年將可創造高達5,000億歐元效益。
另,麥肯錫《邁向循環經濟》(Towards the Circular Economy)報告指出,循環經濟可在五年內創造5億美金的淨收益、10萬個新工作,並避免1億噸的材料浪費,以及讓全球每年省下1兆美元的材料成本。
循環經濟的3R原則
減量化Reduce
從源頭要求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流和能量流,自源頭預防廢棄物的產生,而不是在生產後再加以治理。
再循環Recycle
以多種方式盡可能重複使用自然資源和產品,通過再循環,防止資源和產品過早成為垃圾,延長產品和服務的壽命。
再利用Reuse
把廢棄物變成二次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並提高一次資源的使用效率。
Photo Sourc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創造循環經濟的原則
1. 內圈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Inner Circle—保持在內環以節省投入的資源及對環境的影響。
2. 延長循環的力量The Power of Circling Longer—藉由複合循環或延長循環週期,使材料持續運作,以節省原物料輸出。
3. 階層使用的力量The Power of Cascaded Use—將原料和產品類別相互做轉變,以彌補原物料輸出所需。
4. 保持物質純度的力量The Power of Pure Materials—藉著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來促進逆向物流,以及維持材料品質。
循環經濟勢在必行
自工業革命後,拜各種科技所賜,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全球開啟線性經濟的生產消費模式,即:從自然環境開採原料,加工製成產品,產品被消費者使用後丟棄。然而地球資源有限,但在人口增長、高度都市化、供應鏈全球化的現今,線性經濟不不斷挖掘原物料接著製造、使用、拋棄,加上氣候變遷、自然生態惡化、大量廢棄物等各種問題的嚴重性急遽升高,伴隨著原物料需求持續增加、開採成本持續成長,產業採購原物料的成本與風險持續攀升等因素,無論是企業或消費者都有必要再重新評估考慮過往線性經濟的生產消費模式。
相較於此,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能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將傳統經濟由一種 “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消費模式,轉化為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
天然資源有限
人類以大自然再造資源快一倍的速度在消耗自然資源,導致天染資源供給量不足,因而無法滿足全球成長之需求。研究團體預估,2030年將有一半的人類會生活在缺水區。因此企業須利用循環經濟的力量,經由維護、修正再利用或使材料轉換至全新的產品類別,以使原物料持續地循環運作。
例如,啤酒公司SAB Miller將釀造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轉換為其他製造所需材料;環保集團威立雅(Veolia)目標將90%以上街道垃圾灰塵綜合循環回收一般廢物和採集鈀的技術,轉換成有用物料;義大利M&G化工集團則是透過根莖類植物培育出纖維素生物酒精。
人口都市化增長
在工業革命後,從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長了6倍,其中世界都市人口增長了近60倍,全球有超過半數的人居住在都市區域,而此成長趨勢未來仍將持續進行中。美國在2000~2010年間,都市人口數成長超過10%;倫敦老城區裡白天的人口可達一百多萬,而夜間則只剩十幾萬。到了203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二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像中國這樣都市發展集中國家的新興市場城市裡。
依據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的《邁向循環經濟》報告指出,都會人口密集將有助開啟規模經濟,並重新有效地利用收集、處理消費後材料。此外都市集中也可使資產共用服務的成本降低,並因此增加協同經濟與“內圈力量”間的合作機會。
消費者意識抬頭
1960年代,消費者意識抬頭;1970年代,環保意識和壓力團體相繼出現;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跨國界的貿易障礙開始消除,電信通訊科技的進步縮短了各地間的距離,地球村逐漸成形,隨著資訊、社群媒體的取得容易,消費者可獲取更多產品影響的相關訊息,並對於產品的永續發展表現抱有更大的期望。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預約明日消費者》(Engaging Tomorrow’s Consumer)報告也指出,Y世代在購物時會將環境影響作為優先考量。而Regeneration Roadmap研究也強調,被稱為“進取型” (Aspirational)階級的消費者,他們喜愛購物但不希望產品製作過程會造成環境破壞。
如消費者存有相關環保意識並能取得正確的資訊,將有利於物品的永續使用,並更有效地參與逆向物流系統,甚至參予共創設計(例如3D列印的出現)。今日的消費者,也許將成為明日循環經濟中的供應者。
共用經濟的崛起
智慧型手機及行動網路的普及,催動了共用經濟模式的發展,通過網絡以共用或租借的方式,可望創造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如旅遊住宿網站Airbnb、P2P借貸平臺Lending Club,以使用權取代所有權,不僅可以幫助消費者節省荷包,透過群聚效應,甚至帶動一種體驗比實際擁有商品來得更吸引人的價值觀,達到去物質化功效。
據估計,全球Y世代族群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資產共用服務,透過科技和市場連結,預計將能有效解決供需的落差?。此外也由於消費者對於以租代買的接受度上升,將可打造以服務取代實體商品的企業商機,同時發揮“內圈的力量”,延長產品在市場上的週期。
自足經濟模式
現今,比起用金錢購買的商品,人們更珍惜自己產製的商品,從農夫市集、共同果園和手作市集(makers market)的增加即可看出端倪。人們努力供給自身的基本需求而非依賴跨國公司或機構,邁向更在地化與自給自足的市場方式,讓人們將更有機會直接實踐循環經濟的宗旨:廢棄物即是資源。
例如日本的木之花家族,即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實例,超越血緣關係的77位成員以自給自足的生活共同體,所得均分,生活費共同支出,實現了完全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相反的微型經濟生態村(Ecovillage)生活。生態村假設,當人們自力更生,自己開採、製造日常所需商品時,將更有自覺與動機,設法從那些原料中盡可能地去獲取更多價值,形成一種封閉循環。
商業市場的運用
相對於只能靠壓低成本、提高售價獲取利益的線性經濟;在循環經濟的系統中,藉由產品的重新設計、反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商業模式、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從設計、銷售、到供應鏈,反而處處有創造價值的空間。因此愈來愈多企業體認到必須盡快找到企業獲利成長和原物料「脫鉤」的新商業模式,才能達到地球、消費者、企業三贏的永續發展。
現今在歐洲,已有飛利浦Philips、雷諾汽車Renault、宜家家居IKEA、勞斯萊斯Rolls-Royce等大企業,相繼將循環經濟模式應用到旗下各產品事業。以下我們並將舉例紡織時裝業者的作法以供業界參考。
【案例1】H&M以回收話題掃除快時尚惡名
作為全球「快速時尚」的品牌代表者,瑞典服裝品牌H&M近年以實際行動高度參與循環經濟,積極推動廢棄物回收概念。H&M表示:「真正的時尚愛好者不會樂於見到衣服變成了廢棄物」,因此品牌致力為舊衣開闢另一段旅程,以迴圈再利用再製造的方式拉長產品的生命週期。
*成衣回收活動(Garment Collecting):H&M指出,每年被人們丟棄的紡織品達數千噸,其中有95%都可重新碾磨或回收利用。因此該公司於全球據點同步回收,只要消費者捐舊衣(不限品牌)即可獲得相當150元台幣的折價券,而回收來的衣服將經由工作人員依據近400種的標準來分類,讓不同品質狀況的衣服妥善處理:可重新穿著的衣服將作為二手服裝出售;或將舊衣物和紡織品可以變成其他產品,例如清潔布;其它的則可變成紡織纖維,或用於絕緣等其他用途。
*封閉式迴圈(Closing the loop):從“舊衣回收計畫”延伸出一系列由再生紗線製成的成衣。在不犧牲衣服的品質下,H&M新推出的牛仔系列面料中使用20%的再生棉。H&M的目標是在2020年使用100%再生原料製作衣服,讓原物料資源可以不斷地被循環使用。
Photo Source: H&M
【案例2】MUJI 循環時尚魂 舊衣新生
無印良品也推出環保好點子—ReMUJI計劃,轉售客人的二手衣。ReMUJI先從回收舊衣物開始,然後分類清洗,接著調製藍染染劑(該計畫一共調出3種不同深淺度的藍),將所有的回收衣物都染上新的藍色,讓不同設計、不同花紋的舊衣物各自變成不同的新衣服。
一方面,可以讓穿膩了的衣服不必更動原結構,不須破壞結構降級成為紡絲原料或填充材料,僅透過染整改頭換面,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另方面店家也可以減少購買新原料的成本,只要透過染整就能得到全新商品,再次販賣創造商機。
Photo Source: MUJI
【案例3】VIGGA讓可愛嬰兒服一直傳遞下去
由丹麥商務局的綠色轉型基金資助,哥爾丁設計學校與南丹麥大學、VIGGA公司、Plan Miliø公司以及Innonet Lifestyle公司合作一項研發計劃,關注於兒童時尚、共用經濟、以及回收再利用。
服裝產業是嚴重污染的產業之一,尤其嬰兒服通常只能使用一小段時間,就算是永續的生產過程,也形成一種浪費。丹麥品牌VIGGA因此想出一個解決之道,新手父母只要預約,即可收到一份含有基本款服裝的包裹,當小孩穿不下後,就可以把這份包裹送回然後再領一份新的包裹,然後原本的衣服會被送到新的家庭。以循環經濟的概念,讓商品得以有效再利用。
不過,這也意味著這些衣服會被洗過好幾次,不但每個接遞的家庭會清洗,VIGGA也會重新清洗整理。因此這些衣服需要具有相當優秀的品質,不僅版型樣式能夠經得起重複清洗,也能維持依舊舒適的手感。
Photo Source: VIGGA
【案例4】BioMatetials 鳳梨葉子製成的生質皮革
由於皮革鞣製過程經常使用大量的化學藥劑、有機溶劑與漆料,造成廢水汙染甚至空氣汙染,加上動物保護人士長期以來的批判抗議,業界一直在尋找可靠的替代材料。
Ananas Anam公司的Carmen Hijose利用鳳梨葉子製作的耐用纖維,足以取代動物皮革,她成功研發出一款皮革,專利取名「Piñatex™」,其中Piña就是西班牙文的鳳梨。
Carmen Hijose表示,過去鳳梨採收後,母株就必須放棄任憑腐爛…..,如今Piñatex™取材鳳梨樹葉萃取纖維,在密閉槽內去除附著的膠質(degum),得到的柔韌纖維經蠟化(Waxed)、壓痕等處理後,就能製作出質感精良的植物皮革。
不但如此,Piñatex™價格上也僅約動物皮革的6成,每公尺18英鎊(約新台幣860元),而且可以完全生物分解。鳳梨皮革能夠製作服裝、配件、家飾布品,目前已經有部分品牌商如Puma、Camper、Ally Capellino開始嘗試將生質皮革應用於商品設計中。
Photo Source: Ananas Anam
【案例5】Raw for the Oceans 海中誕生的丹寧潮服
由G-Star、Bionic Yarn和Parley for the Oceans共同合作的時尚環保計畫RAW for the Oceans,以海洋中蒐集的廢棄寶特瓶回收製造的環保纖維作為素材,以及章魚吉祥物Otto the Octopus為圖像概念,推出男女裝丹寧褲款、長外套、短身外套、與帽款等配件,展現推動環保時尚的決心。
Parley for the Oceans是一個由多位藝術家、行動倡議者、引領時尚風潮的前衛人士、企業家和發明家點出問題,並試圖解決塑膠污染海洋生態問題的平臺。這次邀請集創作歌手、饒舌歌手、唱片製作人、時尚企業家兼Bionic Yarn創意總監多重身分的Pharrell Williams,與知名丹寧品牌G-Star合作,將海洋中的廢棄塑膠垃圾變身丹寧潮服,實現另類“垃圾變黃金”的真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