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發展:再生Regeneration&回收Recycling

2018/12/21

面對紡織時裝是全球第2大污染產業的污名,現在不僅是產業界,各國政府也亟思改善方案,法國政府甚至宣布將在2019年起全面禁止品牌丟棄未能賣出的「剩衣」...

文=黃晟睿 • 裴嬿

面對紡織時裝是全球第2大污染產業的污名,現在不僅是產業界,各國政府也亟思改善方案,法國政府甚至宣布將在2019年起全面禁止品牌丟棄未能賣出的「剩衣」。
而由非營利機構Global Fashion Agenda推動的《2020年循環時尚系統承諾》(The 2020 Circular Fashion System Commitment),迄今亦有94家公司206個品牌(佔全球時尚市場12.5%)已經簽署,從平價快時尚H&M、Gap、Inditex,知名運動品牌adidas、Nike,到美國最大成衣集團VF、奢華品集團Kering,均承諾改變現今線性生產的方式,利用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收集collection、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ing等方式延長終端成衣的生命。

 

把環保當作賺錢工具

如何將「垃圾」變成「資源」,已經正式成為產業未來必須全面思考的問題。
過去業者多將環保回收當作成本支出,而如今此一觀念也有再思考的必要,“環保”不只是責任,它更可能成為你一種賺錢的工具。
為鼓勵業者將永續發展納入企業長期目標,聯合國帶頭疾呼。根據聯合國成立的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Busi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ission)2017年旗艦報告書《更好的企業帶來更美好的世界》(Better Business, Better World Business)指出,初估永續發展所帶來的創新與經濟成長,到2030年時,每年可以為全球創造12兆美元產值,且到2030年為止可以為全球創造3億8千個新就業機會。
以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為例,每年製造的紡織品有高達85%被丟棄在垃圾場,其中成衣、鞋類、運動裝備佔了很大部分。不只美國,目前全球各國的舊衣回收利用率均未達20%。
2017年,致力推動循環經濟的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攜手H&M、Nike、德國平價時尚品牌C&A基金會、搖籃到搖籃協會(Cradle to Cradle)與其他非政府組織NGO等,正式推出「循環纖維計畫」(Circular Fibres Initiative),倡議全新的時尚體系,將紡織品回收拆解重新利用,從目前「利用—製造—丟棄」的線性模式走向可以回收再次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
然而服裝紡織體系涉及的環保環節甚為複雜,從紡織原料、生產製造、到運輸、零售碳足跡之累積,甚是回售再設計,本文試從不同角度探討永續循環再利用的方法。
 

 

一絲也不放棄:2018得獎的人造再生材質

環保議題發酵,各原料大廠也紛紛從回收再生方向著手開發,以2018年Outdoor Friedrichshafen展獲獎商品為例,在材料端一面倒均是回收再生的天下。
其中,來自台灣、致力於水上運動服裝的薛長興Sheico,以再生的PU彈性纖維(Spandex)獲得金獎。該公司表示,這款市面上首見的回收再製Spandex,已獲得全球再生標準(GRS)認證。而且Sheico每年可回收1,200噸廢棄Spandex製成再生Spandex,獲得新生的Spandex在各項表現上均不輸原生Spandex,無論是運動機能、日常或時尚服裝,都可以提供更環保的選擇方案。
材料創新獎則有來自瑞典的Fjällraven,其開發的100%再生防水面料Bergshell,以回收尼龍再生加工製作,同樣經過全球再生標準認證,背面的白色熱可塑性PU樹脂(TPU)薄層可防止水滲透(高達20,000mm),創新的扁平防撕裂結構質輕舒適耐磨。
還有來自日本大阪的Green Threads,則以世界上第一款可供商用的RT66 (Recycled Type-66)彈性回收尼龍獲得材料創新獎。該公司利用假撚技術捲曲紗線結構,使回收的尼龍66擁有出色的拉伸性和極高的透氣性,非常適合用在三層貼合布的布面,內襯使用原液染色無水工藝,中間是無氟的疏水薄膜,整塊布料輕盈、快乾、透氣。
 

 

擁有自癒能力的綠色布料

以往穿舊和損壞的衣服只能扔掉,導致龐大的服飾廢料產生,如果T-shirt或外套可以自我修復、永遠穿不破,不是很好嗎?
Tandem Repeat公司從魷魚基因中發現可以自我修復的基因,這種環保、低成本的加工技術,取材魷魚環齒蛋白(squid ring teeth protein),因此完全天然可以100%生物降解,且具有絕佳的延展性(可以拉伸400%)。該材料還有類似膠水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於洗滌過程中逸散的微纖維,從而防止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污染,也可以作為Spandex等合成纖維的良好替代品。
這種堅固且有彈性的材料可以以液體、粉末或纖維聚合物的型態存在。製作時可以將蛋白質在溶解於弱酸或有機溶劑中,透過浸塗或噴塗施加到紡織品上,然後將織物乾燥除去多餘水分,也可以採用塑模加工或直接編織。

 

source: Tandem Repeat

 

舊衣變新衣的回收科技

台灣以優異的寶特瓶回收技術(PET bottle recycling),成為世足賽球衣的最主要供應國。
而如今,不只寶特瓶可以回收,紡織成衣的回收也成為十分熱門的新話題。其中聚酯是最常見的紡織纖維,超過全球服裝業的半數以上。早從2002年開始,日本帝人紡織(Teijin Fibers)推動聚酯產品回收系統ECO CIRCLE(艾可絲可柔),將與品牌合作蒐集回收的二手衣服,在除去添加劑、著色劑與其他輔料後,以專有的水解與甲醇分解步驟進行解聚、精製,還原出聚酯原料(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且純度相當於與從石油提取的原生聚酯原料,能在保持品質不變的前提下多次循環再生。只不過透過化學方法回收纖維,價格比起以原物料生產來得高。

 

source: Teijin

 

而台灣近年與adidas/Parley合作,成功將海洋廢棄物商品化的遠東新世紀(FENC),也積極透過企業力量解決環境問題。月前更率先推出多年研發成果TopGreen® rTex:只要將回收的舊衣簡單分類後,不需額外的除色程序或使用任何毒害溶劑,以化學處理溶解聚酯,過濾其他纖維及染料,即可再生出聚酯的上游單體原料-對苯二甲酸(PTA),PTA和乙二醇(EG)聚合再變回聚酯粒(PET),經過抽絲、織布,又是一件可以無限循環的新衣。據了解,TopGreen® rTex將可於兩年後量產,屆時又將為循環經濟再添動能。

 

source: FENC

 

然而,衣服不像塑料,也不像廢紙,它的組成方式千變萬化,可以是純天然、純聚酯或尼龍,但也可以是天然和各種化纖的混紡。以上面兩例而言,主要合作回收的對象仍然是服飾品牌商,因為回收的品項成分相對單純且來源清晰,即使消費者在穿著過程將成分洗標拆除,一切仍有跡可循。且站在布料製造與回收廠的角度,可以與品牌商從原料再生到成衣製造共同開發建構完整的價值鏈,也可以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
那麼未來,有沒有可能誕生一種可以完美處理混紡布料的回收方式,可以直接處理從消費者手中回收來的各種衣物呢?不斷演進的環保回收技術,其實讓一切皆有可能。
2018年全球變革大獎(Global Change Award,該獎項由H&M基金會創設,旨在推動時尚業的可持續發展),Swerea IVF公司以The Regenerator奪得亞軍,該技術運用環保化學品,成功分離傳統以來最廣泛使用、卻最難循環再用的棉/聚酯混紡纖維,為棉和聚酯纖維都帶來第二生命。

 

source: H&M Foundation

 

此外,從未出現在成分洗標中的鈕扣、拉鍊、縫衣線,在拆解回收中也是非常費工的環節。2018年Global Change Award優勝Resortecs公司,因此提出首個可以在高溫下溶解分解的縫衣線Smart Stitch,它不只可以輕鬆移除讓服裝回收複雜化的拉鍊和鈕扣等輔料,也可以用於服裝的常規接縫,使服裝裁片更容易拆卸,進而可以反複使用裁片布料。

 

source: H&M Foundation

 

數位科技為回收帶來的便利

網路科技發達,利用區塊鏈、IOT物聯網技術、RFID無線射頻識別,我們又可以為回收貢獻些甚麼呢?

同樣曾是H&M全球變革獎得獎者的Reverse Resources,為一可提供、獲得及追查剩餘布料的區塊鏈服務平台,並於線上平台串聯時尚品牌、供應商、貿易商和回收商,創造雙贏。
Reverse Resources致力於最大限度減少服裝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量。在這個透明的線上區塊鏈平臺,可以藉由工廠輸入布種及數量,買方輸入需求,對面料和服裝生產中的紡織品邊角料進行追踪和再規劃(e.g.再製造或餘布銷售),而非降級回收、焚燒或傾倒,進而為從面料及服裝供應商到買手的整個供應鏈,從節流角度提供商機。

 

source: Reverse Resources

 

面料回收的最大障礙之一是未知成分或纖維的錯誤識別。目前由人工分類廢棄面料曠日費時,“織品標記”(textile tagging)和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的技術創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如何準確識別回收衣物的紡織面料?2017年全球變革大獎(Global Change Award)的得主EON,將RFID科技嵌入纖維,把所有數位化的成分列表、生產訊息都載入一條小小的RFID纖維,讓這個成分身分證可以在製造階段縫製到服裝上,以方便日後回收(即使標籤被剪掉)。
不過EON的野心可不僅於此,布料標記的價值不僅在於回收。如進一步利用IOT物聯網技術來實現端到端的連接,也就是說,標簽還可以為製造商、進口商和零售商提供更準確信息,讓供應鏈可以追溯管理,達到生產、物流、銷售全面“透明化”的目標,甚至是消費者的售後服務或參與。

 

source: EON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