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024年推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塑協議”

2022/03/03
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塑膠汙染,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 5.2)在2日通過一項歷史性的決議,將在2024年底前敲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塑協議”。

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塑膠汙染,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 5.2)在2日通過一項歷史性的決議,將在2024年底前敲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塑協議”。這項協議並被大會主席Espen Barth Eide形容,可能是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大的綠色協議。

會中並宣布將成立一個政府之間的談判委員會,就禁止塑膠污染的實質公約進行談判,談判代表必須提出具約束力的全球目標,並需要建立監督機制,為塑膠的完整週期制定新規則,同時敦促各國制定國家計劃,為貧窮國家提供資助,以達成全球減塑的目標。

也就是說,未來從塑膠產品的設計、生產到銷售,以及可重複使用、回收再生到丟棄都將有明確規範,還有廢棄物處理相關的商業行為亦可望寫入公約,甚至限量生產以石油為主要原料的新塑膠,以及「可降解塑膠」於自然環境能否真分解,皆有可能進一步討論納入,惟一切規範與條文細則尚待在談判磋商。

且時程上,首輪會談預計於2022年底前完成,爭取於下一輪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 6)前提交進度報告,以在2024年底前落實。

全球每年大約生產4億噸的塑膠,40%都只使用一次,只有不到10%的塑膠會回收再生,高達四分之三的塑膠最終進入垃圾場,1100萬噸流入海洋,造成超過800種海洋和沿海物種會因為攝入塑料、或因纏繞和其他危險而受到傷害;世界自然基金會更估計,全球海洋塑膠汙染到了2050年會增長四倍。

塑料不僅危害海洋生物及整個食物鏈,也會危害人類健康,從深海沉積物到珠穆朗瑪峰,幾乎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合成化學物質以及塑膠製品,長期身處其中的人們可能影響生育能力、荷爾蒙、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且露天燃燒塑料亦會造成空氣污染。

聯合國副秘書長Amina Mohammed表示,保護自然是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SDGs 17項永續目標)《巴黎協定》的核心,如果要確保全世界所有人的糧食和水安全,就必須防止生態系統崩潰。而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也通過多項減排承諾,企盼為地球守住1.5°C防線。

由於以石化燃料為塑膠生產的主要來源,亦是加劇氣候危機的主因之一。目前已有許多國家立法限制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除了向消費者收取塑膠袋費用,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稅、廢棄物處理費,亦有國家已進一步頒布生產者延伸責任(EPR )措施,如產品回收計劃、押金退款以及廢棄物收集和回收擔保。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會場外,矗立著一座由加拿大行動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創作的30 英尺高的紀念碑 “關閉的塑料水龍頭”。photo:UNEP/Cyril Villemain